《黑莓》导演谈iPhone为何胜出,以及为何多数科技电影都是烂片 全球新动态

至顶头条   2023-05-13 10:03:05

很多朋友可能对黑莓的旧事并不陌生。毕竟它的消亡赤裸裸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从人人喜爱的顶级产品变成了iPhone一将功成下的枯骨。对黑莓的回忆就如同追思随身听或旋转镜头相机。它们来过又去,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但Matt Johnson执导的新片《黑莓》令我深深沉醉,这部影片讲述了RIM的兴衰史和它所创造出的史诗级产品。这部电影的风格跟《社交网络》、《通用魔术》和《硅谷》颇有几分相像,讲述了一群衣衫褴褛的工程师加一位营销人士共同创造未来的奋斗故事。内容虽然不全是现实,但也绝不彻底戏说。尽管跟事实略有出入,片子却还是传递出一种强烈的写实感。

Johnson是《黑莓》一片的联合编剧和导演,他还出演了Doug Fregin一角,属于RIM当初好几位重量级人物的结合体。Johnson并不是那种典型的科技电影导演,他之前曾经执导过《Nirvanna the Band the Show》剧集和《雪崩行动》——一部关于CIA特工冒充纪录片摄制组的伪纪录影片。这次我们有幸与他当面交流,聊聊关于《黑莓》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资料图片)

Johnson和我是在SXSW音乐节上碰头的,《黑莓》影片的美国首映式就选在了这里。我们谈论了科技电影,黑莓手机为什么一败涂地,黑莓的绝地反击何以流产,还有他为什么不赞成“书呆子统治世界”的说法。

为了控制篇幅并保持表述清晰,对话内容已略加编辑。

这部电影最让我意外的一点,就是居然有人想拍一部关于黑莓的电影。像黑莓这样生于成功的产品,死于另一款成功产品的故事并不鲜见,你为什么偏偏选中了黑莓手机这个题材?

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而且对方每次提问时,证据都是一样的,让我强烈感觉到“这是个古板、过时、而且早就死气沉沉的题材。”回答问题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来自多伦多的独立电影制作人,跟我的朋友们一起制作出非常离奇的喜剧作品。所以我很理解其他人为什么不太能接受这样的题材,但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很容易被题材中的困惑感和忧虑情绪所吸引。

我的想法很简单,“这是个不错的机会,因为首先它广为人知,对应的也是当初大受欢迎的产品。而且就是这款产品在过时之后成了笑话、陈旧和失败的代名词,这不天然就构成了戏剧冲突吗?”

我觉得这相当于为电影埋下了很好的伏笔和群众基础,它所呈现的不只是我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更能激发我和朋友们把它创作成普通观众喜闻乐见形式的热情。很多朋友可能没怎么看过我的其他作品,毕竟那些都是非常非常小众的喜剧电影和电视节目,它们都是为特定一小撮人创作的。这次,我希望自己能面向更广泛的受众,所以需要一个拥有更大群众基础的题材。毕竟谁敢说自己从来没听说过黑莓手机呢?更棒的是,他们对黑莓背后的Jim Balsillie和Mike Lazaridis几乎一无所知,这就让题材本身成了一块理想的画面,给了我按自己风格讲述故事的空间。所以这种鲜明的对比本身,就是我选中黑莓的原因。

你之前也用黑莓手机吗?这部电影中的很多桥段,会让人感觉到绝对是出自黑莓粉丝之手。

其实,这都是虚构出来的。在拍这部片子之前,我压根就没用过黑莓手机。但我的摄影师Jared Raab是技术出身,而且对技术的具体运作方式特别着迷。另外还有美术指导Adam Belanger,他们把对黑莓产品的热爱带到了银幕上。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Mike Lazaridis确实对黑莓产品有种皮格马利翁式的迷恋(传说中爱上自己所雕塑像的塞浦路斯国王),而这种“宁愿淹死也要追逐美丽水仙”的极端情感正是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黑莓手机粉丝就是Mike Lazaridis自己。也正因为如此,在电影的结果他才会始终无法割舍对自己造物的感情。结局由此而来,这也是真实生活的最佳写照。

我听说你不太会去追究真实事件中的细节。当初《社交网络》电影上映时,扎克伯格强调“这跟我记忆中不一样,所有细节都有出入。”大卫·芬奇和亚伦·索金的回应是“我们不是在拍纪录片,这只是部电影。”但其中的人名和公司仍然是真实的。而且不管怎么样,他们都选择了杰西·艾森伯格扮演扎克伯格,这肯定是考虑了二人在形象上的相似之处。

确实是这样,而且艾森伯格和扎克伯格就此被永远联系了起来。

那这会改变你在创作中的思考方式吗?比如哪些能改,哪些不能改?还有人物和公司要不要还原之类。

不,我其实一直觉得事实本身也只是一种表象,事实之外还有本质。除了会计师之外,所谓事实对其他人并没有那么重要。把握住本质的脉络,深入理解一个人,在事实之外把他们还原出来,这才是我所重视的东西。

Matt Miller在这方面跟我观点一致:这个故事中蕴藏着哪些更深层次的本质?这才是历久弥新的东西,才是对观众们有益的部分,所以我觉得重要的不是准确表达什么时间发生过什么。所以虽然我们会借用现实中出现过的事件或者对话,但会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做非常严格的设计。

不仅如此,我们还试图创作出当时当地有可能发生的细节。扎克伯格总说《社交网络》跟实际情况不一样,但这无所谓,片子仍然很棒。他可以说这一切都是虚构的,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也是虚构的一样。哪怕不是事实,其表达出的本质仍然令人触动,而这也是电影想要达成的目标。

那么,能不能聊聊你觉得黑莓为什么最终会失败?这部电影给出的结论很有趣,理由是苹果横空出世并直接干掉了过去15年的所有思维方式。黑莓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无法快速做出回应,只能被乔布斯和iPhone扼毙。可看完整部电影,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我一直在问自己,“如果黑莓没有被苹果的探索打乱脚步,专心做自己关心并相信的探索,没准结局会不一样?”你觉得呢,黑莓到底为什么会失败?

简而言之,我一直强调无论是从用户角度还是从产品角度,黑莓代表的都是一种解决直接问题的技术设备。消费者想要把数据引向指尖,想要在手机上收发电子邮件,于是黑莓就拿出了解决方案。他们解决的虽然是真实存在的问题,但产品本身其实缺乏远大的发展愿景。

这款产品没能像iPhone那样给人类的文化和未来勾勒出前进的方向。iPhone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发展视野。它一直在强调改变用户的生活方式,强调将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黑莓则不同,单纯是“为您提供这款工具,帮助您解决某某小问题,而且使用体验还不错”。

当然,我能理解你对这部电影的概括,片中黑莓公司似乎确实是受到新生事物的威胁而分心,被迫放弃原有战略并在用尽全力的最后一击中彻底崩塌。但实际上整个过程并没有这样鲜明和果断,黑莓仍然生存了很长一段时间,在缓慢衰退后变得默默无闻。如果电影真的这么拍,很多人又会好奇如果黑莓能保持住那种旺盛的初创文化,结果会走向何处了……

我想说的是,黑莓确实发明了很多东西,本该得到更多赞誉。首先就是双击空格输入句号,这就是黑莓的成果。还有在邮件中输入某人的名字时,系统会自动给出补全选项,这也是黑莓首创。当初黑莓的创新速度也很惊人,工程师们聚在一起每天提出新的观点,相当疯狂。时至今日,我们仍然生活在黑莓的余荫之下,只是很多人从来都没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我觉得如果只是以假想的方式推测黑莓仍然强大的世界,那倒也挺有意思。我也很想到那样的世界看一看,毕竟在黑莓手机消失之后,所有手机都跟iPhone长一个样儿。虽然我也很喜欢iPhone,但却少了特立独行的勇气。

Mike Lazaridis曾在1990年代中后期撰写过一份宣言,概括了他心上中的移动设备应该能做些什么。他说应该尽量少一点,少而精才是打入新市场的方式。这很有趣,因为现在经常会有媒体报道,说“这家公司正推出啥也干不了的手机”。没错,不支持社交媒体、不支持移动应用,唯一的功能就是打电话和发短信,还有支持简单的电子邮件。也就是说,现在一股新的文化浪潮居然想要重复黑莓当初走过的道路,真是太奇怪了。我倒是希望他们能坚持到底,弄出一款带键盘、支持极少数功能的缩小版黑莓,也许真有不少人喜欢。

老实讲,我也这么认为。如果人们真有机会从头开始使用黑莓,那它真可能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我也觉得,特别是考虑到我们对制造业的了解。谁知道呢,也许这部电影真能让更多人重新燃起兴趣。

这部电影给了我非常有趣的观影体验,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个人们成功后会发生什么、成功如何腐蚀我们以及后续问题汹涌而来的故事。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恰逢硅谷银行倒闭,很多人都对科技行业的未来感到恐慌。

看到电影结尾,我不确定你是不是故意要对科技行业的走向做一番批判,还是说就是想营造悲伤的氛围基调。总之,我感觉片子讲述了成功之后会发生什么,成功者需要付出多少才能应对随之而来的复杂难题。你只能从糟糕和更糟糕的结局中选择其一。那你是怎么考虑的,想要对技术行业的运作方式开炮,还是有其他的含义?

其实当初我拍第一部电影的时候,就很清楚自己的作品想要表达什么。这肯定是一句话解释不清的,主旨那么简单的电影肯定是部烂片。其实跟你真心喜爱的几乎所有电影差不多,我们真能简简单单就概括它的意义吗?真的不太现实。我当时的想法是,我喜欢这些角色,应该追随他们的故事发展,以尊重的方式看待他们,最终一路走向黑莓手机的终局。我和很多人谈过,他们觉得我的电影只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做一般性的批评,或者如你所说,创新的必然性和这个世界“要么创新、要么死”的残酷循环。无论曾经的你多么成功,最终都将深陷失败再无法翻身。

老实讲,这些东西并不是我想表达的理念。根据自己的经验,我知道一旦失去了初学者那种旺盛的好奇心和纯粹性,人实际上就已经生不如死。这也是《黑莓》电影的主题之一。但我确实没有想用什么理念来概括更宏大的科技世界,只是希望看到这样的主题能在现实中发挥一点点积极影响。

其实很多科技电影的实质,基本都是“看看这帮混蛋”。他们要么是书呆子工程师,要么是混蛋,而且总会设计一个混蛋角色。而看了《黑莓》这部片,我能明显感觉到你在强调“其实这里没有谁是真正的混蛋”。即使客观上干了不少混蛋事的Jim Balsillie,也绝不能简单说他是个混蛋。所以这让我非常困惑,“导演对科技行业到底抱有怎样的观点?”

没错,我确实非常刻意地把片子里的角色都塑造成正常人,特别是Jim,因为我发现他确实特别符合以往电影里塑造混蛋的那种刻板印象。而且不止是混蛋,那些片子好像必须得弄个施虐狂出来。但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可不认识这样的家伙,这样的家伙能成功吗?”施虐狂或者说“大恶人”其实很难在科技行业中取得成功,毕竟大恶人怎么可能吸引到值得信赖的创业伙伴呢。

所以我在设计角色性格时,我的基本逻辑是:首先,每个人都要很有趣;其次,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只要能把握住这两点,观众们就不会怒吼“这个角色太讨厌了,能不能赶紧去死”。我不想要这样的效果,这也不是真实生活。如果你真花时间跟Jim Balsillie相处一下,就会发现这也是个很棒的家伙。甚至在看电影的时候,很多观众会觉得更支持Jim的选择,毕竟他一直在以非常坦诚的态度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要不是Jim及时提醒说“明天必须搞定这个原型,不然我们就要破产”,那根本就没有后来的黑莓。

他对权力的渴望也充满了真诚。如果没有权力,黑莓公司早已破产,其他几位老哥只能一边家里蹲一边回忆当初那段美好的创业时光。这些角色各自代表着汇聚起来的力量,绝对不能认为其中哪个人完全邪恶、哪些人完全善良。

科技行业有种有趣的现象,就是每个人都在寻找那个“大恶人”,但好像没人知道这个“大恶人”究竟是谁。

当然了,因为就算是搞风投的那帮家伙,甚至是搞猎头挖角的家伙,人家提供的也只是一项基本服务,还冒着巨大的风险。这就是真实的世界,根本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样非黑即白。

那你喜欢哪些科技电影?哪些片子影响了你在《黑莓》中的表达?你觉得哪些科技电影能算是好片?

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意外,我第一次看《社交网络》是跟该片的整个创作团队。我们在电影院里看了一遍,而且我非常不喜欢。虽然很多人觉得这片很经典、很好看,我也承认自己很喜欢其中的某些桥段,但它太工整、太干净、太戏剧化了,在我看来距离现实太过遥远。那里的角色根本不是我们能在生活中遇到的真人。别误会,我不是说那部电影很差,只是我会提醒自己在某些部分别学《社交网络》。我会尽可能把角色塑造得像是身边存在的活人,这样观众就会感觉“我可能会跟那个角色做同样的决定”,或者“这个角色跟我认识的人很像”。

还有对风险的设计,不是说越低越好,而是要让观众们能切身体会到风险的影响和量级。没多少人能理解背叛公司进行股权转移到底是个什么概念,而且这本身只是种手段,想要表达的是朋友之间会因为追求不同而变得逐渐疏远,这种内核是没有理解障碍的。所以《社交网络》给了我们很好的反而启发,让我们认真思考“一群年轻的加拿大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会是个什么样子。”

从技术上讲,《大空头》才是我们真正喜欢的拍摄风格,我们想让自己的作品跟以前的电影一样具有观察力。我们想要保持纪录片的风格,但把每个镜头拉得更长。可能有点太偏技术,但为了在保持手持纪录片风格的同时拉长单镜时间,我们用上了500毫米镜头,那块头相当夸张。我们得想特别的办法才能把这些大器材搬进小空间,所以我们从《大空头》那学了很多妙招。

那你看过那些科技文档吗?很多著名的传统科技纪录片,特别是1990年代的《硅谷传奇》之类,都有相应的说明。

我都看过,而且还真就参考了不少《硅谷传奇》的手法。另外还有关于政捷公司(govWorks)的纪录片。你还记得吗,片子讲的是互联网泡沫是如何破灭的,政捷公司能帮大家在线上缴违停罚单。他们是当地的先行者,那部纪录片也对我们产生了重大的文化影响。这是部了不起的纪录片。而且在那之前,我们还是能从参考文献和资料中汲取很多美学营养。我们在电影中,想要营造出一种让人身临其境、摄像机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感觉。我觉得这也是另外一种成功。

真希望关于这些题材的内容能更多一些,毕竟虽然我们如今也在制作关于Uber或者Theranos之类的影片和剧集,但技术发展史中有一个特定时期似乎经常被遗忘。这就是1990年代中后期,那时我们正在从技术性更强、油腻冗余的有形产品,转向纯数字化产品。那是我个人最最热爱的时代。

很明显,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所有企业都发展成了巨头,而且特别知道怎么运用规则。要想跟老大接触,你先得通过无数的营销主管。

但在当初那个年代,人们搞科技是因为觉得这很有趣。现在不是,搞技术是因为你考下MBA后不知道还能干嘛。

老兄,我构思了一部关于Jeff Bezos的好片子,讲的是他开着自己的破烂旧车四处乱跑,想搞清楚亚马逊的未来在哪里。这部电影只截取1995年到1999年这段短短的时光,仅此而已。我觉得大家应该会爱上这部片子,它就像是科技版的《8英里》。跟青涩的Eminem一样,你在那里也根本看不到后来功成名就的Bezos。

从头到尾,他都没赚到钱。你能看到的只有辛劳的抗争。如果Bezos够聪明的话,他应该秘密授意我拍摄这部片子,毕竟现在的他已经跟马斯克被并称为地球上最疯狂、最邪恶的家伙。而这样一部比较正常的电影能让人们意识到,他们其实就是普通人类。真的,当时的他还坐在车里想着怎么通过网络卖猫粮呢。

这真是个好主意,赶紧拍吧,我等着看呢。

哈哈,拍不了,我不喜欢重复自己。对我来说科技电影差不多就到这了,下一部我可能会去拍动作片吧。

最新资讯